中国用户 在乎你我
特惠域名主机建站


中用首页 > 娱乐串串烧 > 影视天地 > 内容


 

娱乐分类

太极星光 音乐感冒 
影视天地 串串写真 
电影电视剧.剧情 

最新推荐




独家 文隽:去年最感动自己的电影,不是香港片


chinauser.com 2008-01-26 09:53:18
文隽

《东京铁塔——我的母亲父亲》在香港收入五百多万,据知影片在台湾地区和日本同样大卖。

  和两年前的《永远的三丁目黄昏》一样,都利用建于昭和33年(即1958年)的东京铁塔来做故事背景。刚好踏入50周岁的东京铁塔,当然是日本人的集体回忆。《永远的三丁目黄昏》在2007年原班人马拍了续集,同样收了三千多万美元,足与好莱坞大片抗衡。这几年,日本影坛已经深谙此道,只有他们的“集体回忆”,才能令观众重新跑回电影院,才有力量对抗美国的商业大片。

  香港人在去年也忽然兴起集体回忆,天星码头、维港景致、保留古宅,到最后,却连九广铁路(即九铁)都被吞并。我们总不能阿Q到认为尖沙嘴那座只剩外壳的钟楼,能与东京铁塔相提并论。

  另一个忽然勾起大家都集体回忆的原因是07年刚好回归十周年,于是有了《老港正传》、《每当变幻时》和《女人本色》这些回顾电影,贩卖的,是这十年的集体回忆。可惜,成绩都差强人意。

  日本人用超强卡士和不惜工本的制作去重塑那份怀旧的真实感,集体回忆是需要成本的。

  反观我们这些港片,因为都算文艺片格局,成本自然有限,省得就省。不要说布景道具的年代质感毫不考究,光看一下那些歌手背景的演员,发型十年可以完全不变,就知道诚意何在。

  集体回忆确能引起大家共鸣,但要打动观众,还是需要真心真意,真材实料。

  日本人庆幸有一座东京铁塔。我们香港人呢,那儿才是我们的东京铁塔?

  像《东京铁塔》这种电影,我认为香港电影人同样有能力拍出。父子之情,母子之爱,亲情本来最易催泪。

  《东京铁塔》其中一段最触及我的心灵,是男主角丧母之后,守在遗体旁,忽然,报馆来催稿了。“明天页面会空白的。”

  男主角反问:“要是你的话,能在失去的妈妈面前工作吗?”他自忖:“今天不写也行吧!”

  可是母亲“活”过来提醒他:“不要给同事惹麻烦。”

  “儿子工作起来我的心情才会好转。”

  结果,男主角埋首伏案,写出谁都写不出那么好笑的专栏文章。

  拍电影的人,办杂志的人,看到这段,相信都感慨万千!记不起哪个舞台艺人说过,哪怕是家里死人楼塌,抹去眼泪,站出台前,依然要笑脸迎人,那才叫专业!

  想不到去年最感动自己的电影,不是香港片,而是这部《东京铁塔》。(还有冯小刚的《集结号》)

  香港片要找回辉煌的同时,更需要找回他感动人的密码和方法。


 

 

 
  中国用户环球网  
© chinauser.com 中国用户